【来源:绵阳市发改委_工作动态】
近日
2022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出炉
(相关资料图)
绵阳获“优秀”等级
据了解,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于今年4月开始,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2022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共采集政府端数据30513条、市场主体端数据18余万条、网络端数据40余万条,并调研12737家市场主体、访谈100多位专家,形成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显示——
2022年度四川营商环境“优秀”等级市(州)数量,从2019年的1个上升至11个,按照行政区划顺序分别为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巴中市、眉山市;
其中,成都市、绵阳市、宜宾市因得票数最高获得“全省营商环境最好的三个市(州)”称号。
从评价报告看
绵阳的营商环境获全省“优秀”等级
原因何在?
成为营商环境“模范生”
的这份底气又从何而来?
近年来,绵阳始终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出台务实“硬措施”,用心打造“软服务”,“软硬兼施”,把“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打造成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硬措施”
打造营商环境基石
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措施”来托底。
放眼望去,绵阳以务实的“硬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有力支持。
“硬”在政务服务去“繁”就“简”
全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方式,实施了一系列简政惠企措施。例如,梳理了第一批38个“秒批秒办”事项、上线“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实施政务服务“减事项、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行动、进一步推进放权赋能,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一系列“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
“硬”在政策保障夯实有力
今年5月,绵阳首次印发《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决定在全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通过政务服务质效提升行动、涉企重点领域改革行动、要素保障通畅便捷行动、监管执法包容审慎行动等,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接地气、能落地的《行动方案》,释放出绵阳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动真格、有手段!
“硬”在惠企政策“真金白银”
设置“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切实帮助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及时获得金融续贷支持。同时,为帮助企业引进急需的人才,绵阳设立了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一笔笔“真金白银”接连兑付,一项项惠企举措陆续落实。
“硬”在监督管理“碰真逗硬”
开展了“清淤治乱·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全市深入推进一线监督“护航”、从严查处“清淤”、专项整治“治乱”、协作配合“聚力”、激励担当“撑腰”五方面工作,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
“软服务”
给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
有“硬措施”的托底后,绵阳着力强化纾困解难政策落实,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尽力支持、尽心服务,实现一场政企交心的双向奔赴。
在最近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上,20家企业代表受邀请参加,与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面对面座谈,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把脉问诊”。
“请各位企业代表提出需求,说你们的困难,现场相关部门也将拿出实际性的解决措施。”会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赵永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此次会议目的是通过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心声,了解相关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展现了市委、市政府真诚待企的态度。”随后,企业代表们纷纷打开话匣子,“抛”出了一个个亟待解决的困惑和难题。
这样诚意满满的会议不止一场。自2022年起,绵阳便着力搭建政府与民营企业间的沟通渠道,多形式收集整理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短板和问题。不仅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更有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一家家企业走上“C位”、坐在前排,讲真心话,谈忧心事。
企业提了诉求,政府就得有回应。为确保企业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绵阳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专题座谈会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建立问题征集、汇总、解决、反馈、结果公开、督查督办的工作闭环,安排专人定期回访企业,跟踪办理落实情况。截至2023年7月底,市级层面共举办“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专题座谈会13场,各地各有关部门已分级分类组织召开座谈会228场,共收集问题3195个,已解决2927多个。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再安排、再部署、再督促、再落实,擦亮“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绵阳政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