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热门 > >正文

李嘉诚花重金买了这三件古籍!

李嘉诚花重金买了这三件古籍!
2023-05-30 09:49:17 来源:古籍

2003年12月因缘具足,李嘉诚基金会正式展开了慈山寺的筹建计划,历经11年的设计、兴建,2015年4月慈山寺正式对外开放。是年,李嘉诚先生有鉴于佛教艺术不但能安抚人心,带给人们宁静与祥和,同时以像设教,遂决定在慈山寺的观音像下兴建一个佛教艺术博物馆,希望从艺术的角度推广佛法教育,让人们了解佛教,亲近佛法,并洗涤人们的心灵。

历经二千余年,佛教展现丰沛的生命力,相遇各地社会,置身不同时空,皆能与当地文明糅融,成就璀璨文化,丰富当地与佛教的内涵,传唤慈悲,普渡众生。在此基础之上,李先生发愿进一步为社会大众提供截然不同的佛教文化与艺术教育平台,构建佛教与艺术文化相融合的互动空间,遂于2016年开展佛教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资料图片)

博物馆筹备与规划的工作千头万绪,李嘉诚基金会及慈山寺的工作同仁一方面四处考察世界各地重要的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硬体设施、保存文物环境等需求,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自欧美、日本、台湾、香港各地搜藏佛教艺术文物,规划展览主题与内容等 。历经大家三年的努力,慈山寺佛教艺术博物馆终于在2019年正式落成,对外开放。

艺术博物馆建于观音圣像座下,收藏珍贵佛教造像及文物,期透过佛教艺术的展示及举办相应之文化活动,令参学者一览佛教艺术之美,亦为大众提供一个可以滋养心灵 、获得宁静的文化艺术空间。它不但是香港第一个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目前香港唯一个以佛教艺术为展览主题的博物馆及学术研究基地。

一、古写经

本馆收存李嘉诚基金会所藏的四十三件中国古代佛经写本。

此批文物据信是由日本京都西本愿寺所赞助的大谷光瑞探险队,于敦煌及吐鲁番地区考察时搜集,应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在日本汇集而成。这些四至十世纪的写本,不但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的流转,也体现早期佛教经典传写的精妙过程。

这批古写经内容涵盖中国佛教在这段时期所盛行的各种大乘经典,其中多数为般若经典,不但有如《道行般若经》的早期译本,更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602-664)所译出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具有跨区域及跨时代的珍贵意义。

二、观世音普门品经

《观世音普门品》为后秦鸠摩罗什(344-413)所译《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是为观音信仰的根本经典,内容讲述观音菩萨普门示现的缘由,以及列救苦救难,并化现为三十三种不同形象度化众生的事迹。由于观音信仰的盛行,人们多将此品独立刊行。宋元时期 (960-1368),《观世音普门品》已出现图文相互交插的版画形式,明代(1368-1644)经本则多袭宋元格范。

此件《观世音普门品》为经折装纸本,封面底色为天青色绢,并绣以卍字与花朵纹饰,内页含有多幅经变版画,卷首为释迦牟尼说法图,中间扉页画四十幅,描绘观音救难和化现不同形貌度众的情节,卷末还有韦驮和诸佛图像。

根据末页的款识可知,此经乃是范福奇于宣德八年(1433)出资刊印而成。此册品质精良,每页四行,每行十一字,行楷书,结字平稳,布白均匀,线条勾画锐利,是为明初书风。插画中的菩萨形态多元,除了汉地显教的造像外,亦见多首多臂的密教形象,以及藏式风格的观音样貌,反映出明代观音信仰丰富多元的文化现象。

三、菩提叶绘十八罗汉册

菩提叶绘画是中国佛教艺术里的特殊形式,制作上颇费心思,首先需先将菩提叶浸于水中一个月,以利除去叶肉,待处理完后晒干留下叶脉,才能贴附于叶形的底纸上进行彩绘,由于载体为有机物质,传世者有限,今日所见多为明清之物(1368-1912)。

此册共有十二开,每开右页以绀青色纸为地,上裱作画的菩提叶,封面题签墨书「丁云鹏画菩提叶十八罗汉」。第一、二开画四大天王,末幅绘杨柳观音,其余九开各绘两尊罗汉,共为十八罗汉。画幅中的罗汉两尊一组,在树下或崖侧,或持诵经卷,或凝神观物,或展现神通,姿态不一。此作设色明丽,人物的衣装华美,服饰上以金彩勾绘各式纹样。面庞五官和衣褶略作晕染,表示立体感。

由于此册末幅页面钤有「云鹏」一印,故后人称此作为丁云鹏所绘。丁云鹏(1547-1628),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善画佛释人物,丝发之间而眉睫毕具。

但是此册的人物面容神情缺乏变化,与丁氏的画风颇有出入,且末幅所钤的印章也与丁氏不类,应为一伪托之作。末幅尚见「徐世昌印」、「菊人」等收传印记。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为民初北洋政府(1913-1928)官僚。由此推测,此罗汉画册应完成于清代,清代在菩提叶上绘制罗汉之风流行,此册即为一实证。

标签: